互聯網從不缺乏創業神話。李彥宏締造搜索巨頭百度,馬化騰憑一款QQ聊天工具開創企鵝帝國,盛大陳天橋則豪賭網絡游戲吸引了萬千玩家,他們的共同點是一開始或迅速調整后就找準方向并堅定執行直至成功。但并非所有夢想家都具備類似的幸運,多數人或折戟蹉跎,或淪為平庸,少有幾經反復而有大成者。
陳一舟打破了此定律。他和上述早已功成名就的人物同時躍上中國互聯網舞臺,卻最晚迎來人生的高潮。5月4日,陳一舟敲響人人在紐交所的上市鐘,且創造數項記錄:首家上市的社交網絡概念股;成功融資8.5億美元,創造此輪中國網絡公司上市潮的融資記錄;掛牌首日市值曾一度高達70多億美元,僅次于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即使隨后股價下跌,人人市值仍高達50億美元左右,躋身中國互聯網最重量級企業行列。
“十年終于修成正果。”搜狐CEO張朝陽在電話中如此恭賀陳一舟。網絡英雄鼓吹新經濟的年代,陳一舟曾和兩位斯坦福校友周云帆、楊寧聯合創辦名噪一時的Chinaren,互聯網泡沫破滅后,Chinaren燒光了現金又無法贏利,于2000年9月無奈被搜狐收購。但如今,僅以市值而論,陳一舟的人人已相當于搜狐及其游戲子公司暢游之和。
首次創業即遭挫折的陳一舟積累了經驗、人脈和聲名,但他其后的創業經歷卻更加跌沓起伏:2002年他帶著30萬美金卷土重來創辦千橡,剛有起色即遭遇SP業務低谷;隨后轉型社區,發現社區成長性不高轉做門戶,門戶遇挫的同時又嘗試視頻、分類信息和網絡下載等各種熱門概念,結果均遭慘痛失敗。2006年底,千橡戰略大收縮,裁員過半。
“我犯過的錯多的是。”上市半月后,陳一舟向本刊總結他的這段磋磨歲月。“我們一開始的運氣不好,沒找到該干什么事。從統計概率來說這樣的公司不容易成功,因為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啊。像我們轉型了這么多次最后還是活下來的互聯網公司基本沒有。”
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陳一舟經歷了最痛苦的時光。那段時間他每天早晨到冰冷的游泳池里游泳來刺激自己,甚至把本刊《千橡幻象》那篇報道打印出來,放在辦公桌里,“什么時候感覺翹尾巴了就拿出來看。”
經歷了滑鐵盧慘敗跌入低谷后,他收獲的最大教訓是:一要聚焦,二是欲速則不達。“要知道一樣東西想做長久,就不可能增長太快。長得快又能長期存在的事情輪不到你來做,別人肯定早就做了。天上從來沒砸下過餡餅,我頭上從來沒有過,每個都是我接了半天才接住的,而且不是餡餅,是小湯包。”
陳一舟拒絕再犯同樣的錯誤。2006年千橡收購了王興創辦的校內網,一個和當年Chinaren極為類似的網站,陳一舟后來將之發展為擁有1億多用戶的人人網。這成為陳一舟創業的分水嶺,他形容“2006年之前是勘測隊,到處找油井,2006年找到以后就變成采油公司,鉆的越深越好。”直到人人上市,陳一舟打包的資產,如人人網、人人游戲、社交電子商務網站糯米網、商務社交網站經緯網,都依托于社交網絡概念。
然而,即使人人上市近一個月后,圍繞這家中國社交網站的爭議仍未平息。質疑的聲音認為,扛著“中國Facebook”旗號的人人,只不過是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的又一個典型代表,依據是其一路走低最終破發的股價。這也加深了外界對陳一舟“精明互聯網商人”的印象:他準確選擇了互聯網估值最瘋狂的時刻,一舉完成萬眾矚目的IPO和數額驚人的融資。
但即使批評者也不得不同時承認,陳一舟的 “精明”無可厚非,且極為成功。他經常給屬下算的一筆賬是:人人網的用戶獲取成本約20元人民幣,但到了資本市場至少值20美元—按照人人現在的市值,每個用戶的價值已遠超20美元。他也善于發現有價值的公司和趨勢,然后迅速通過收購等資本手段進入,五年前收購校內網僅花了5000萬人民幣,卻以此為基礎成為中國社交網站的領先者。
上市以后,人人公司前臺的Logo和門把手上的貼紙仍然是千橡的那棵橡樹,陳一舟的理由是“換掉要花錢”。敲完上市鐘后,他在紐約給自己買了一塊手表,價格88美元。不奢侈,但很吉利。他隨后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公司如果是一本書,上市僅僅是完成了前言,而他希望譜寫公司未來30年的篇章。對于此前有過多次業務轉型的人人,30年后還會是同樣的一家公司?嗎?
聚焦戰略
千橡爆發于2006年的危機是其重生的開始,關鍵是找對方向,迅速爬起來前進。而在當年第一輪裁員之后收購的校內網則成了千橡今后發展的主陣地。一位前人人網高管透露,陳一舟后來把精力集中在人人網上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沒錢了”,必須削減業務。幸運的是,曾創辦Chinaren的經歷讓他在停止其他多項業務的時候保留了更看好的人人網。
被迫精簡業務線反而讓陳一舟把精力更為集中。事實上,陳一舟處于事業最低谷的2006到2007年正是千橡最為關鍵的一年。校內網在這一年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基本奠定了自己在校園社區的領先地位。憑借校內網的表現,2008年年初千橡即獲得了軟銀等機構共計4.3億美元的投資,這筆融資讓千橡在接下來三年都不用擔心資金問題。
獲得巨額投資之后陳一舟并沒有走過去多元化擴張的歧路,他將業務重點首先放在游戲上。游戲是可以快速獲得收入的行業,這也符合陳一舟的商人本色。在看到網頁游戲的機會之后,千橡推出了網頁游戲V計劃,并在2008年迅速以1000萬人民幣收購了網頁游戲公司豌豆互動。“他的著眼點跟投資人不一樣,他看到的是市場,不是想法或人,收購是加快他思路進度的方式。”豌豆互動創始人黃加陽評價到。
但陳氏管理風格依舊。比如,游戲事業部的立項并不難,只要滿足有成功案例、能準確預估成本和時間基本上都可以立項,但如果短期沒有證明盈利能力,這個項目就可能被邊緣化或者直接砍掉。千橡游戲事業部曾經最多有5個網頁游戲項目同時進行,豌豆互動團隊整合進千橡后,也被打散到不同項目中。“整體思路是廣撒網,重點收獲。”黃加陽說,“一個項目正式上線后如果表現不佳,最快3個月就會被砍掉。”可資對照的是,人人網在陳一舟手上第一次亮相是定位分類信息網站,但是這個網站僅僅存在了一年不到就迅速關閉。
對陳一舟來說,快速試驗快速調整的模式無疑降低了業務風險,在千橡其他業務不能帶來太多收入的情況下,相比冒險做一個長期看好但短期很難盈利的項目,保證現階段收入顯然是更穩妥的做法。不過,此做法對一線員工有些“殘忍”,過快的立項停項讓他們覺得自己只是工具,也無法證明自己的能力,在一段時間里,千橡的人員流動非常頻繁。
千橡的“拷貝文化”也由此盛行。一位千橡前員工透露,類似“軍規”就貼在辦公室大門口,鼓勵開發團隊吸納其他公司的精髓。比起自己從零開始做一個產品,千橡更喜歡看到市場上有好產品出現再借鑒。“真假開心網”事件放大了這種文化。2008年10月,當開心網(kaixin001.com)迅速挖掘了白領實名社交需求后,陳一舟果斷推出了Kaixin.com。但針鋒相對的域名引發了一片指責,也引來雙方對簿公堂,甚至在人人上市之前,這場官司仍在糾纏之中。
但白領市場是陳一舟不得不下的一招棋。當時校內已在大學生人群具有很高的占有率,要進一步做大,必然要延伸到白領人群。白領用戶相對學生更加高端,消費能力也更強,而且更具粘性。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認為,一個人畢業10年后和同學的聯系會降到非常低,但只要上班,就肯定會有同事關系存在。2009年8月,校內網正式改名為人人網并且再次啟用了renren.com域名。此后白領用戶開始逐漸增加,陳一舟透露,現在人人網新增用戶中七八成都是年輕白領。
進軍白領社交市場為千橡下一輪擴張做好了準備。2010年6月,千橡推出團購服務糯米網,上線第一單“成龍電影院雙人套票”的銷售就達到了15萬單(30萬張),創下了當時團購的記錄。具體負責糯米網的人人副總裁沈博陽告訴本刊,團購最大的好處是離現金流很近。“企業的本質還是要看盈利,最好一下子看到盈利,要不然像陳一舟做社交網站,從Chinaren到5Q到校內到人人網,過程這么漫長,因為他離現金流太遠了,必須具備規模才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開始賺錢。”
至人人上市前,其幾大板塊核心包括游戲、人人網和糯米網都已經形成。人人此后又推出了車問、經緯網等網站,都僅僅是試水。值得注意的是,陳一舟并沒有把貓撲打包上市,他的理由是人人公司做的都是實名制社區,但貓撲是非實名制的。但從另一面看,人人、糯米都是極具成長性的業務,而貓撲雖然仍在增長,它的未來很難預測。“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知道什么東西在什么時間能賣出好價錢。”熟悉陳一舟的人說。
人人的未來
人人上市當天股價一路瘋漲,但隨后就開始下跌,一周之后已經跌破發行價。而月底上市的另一家社交網站LinkedIn的股價在發行當日翻倍之后就一直維持了90美元左右。但是股價的走低只是表象,人人未來仍然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不同于美國MySpace衰落之后主流社交網站只存在Facebook一家,人人在中國的競爭對手有好幾個,僅實名制社區就包括用戶過億的騰訊朋友、開心網等,穩扎穩打的豆瓣也越來越顯示其后勁,最新的挑戰則來自飛速吸引眼球的新浪微博,要同時應對這些網站的用戶分流,陳一舟的壓力不輕。
“人人的用戶增長和盈利模式都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一位人人的中高層人士稱。雖然人人希望延續Facebook的軌跡,但其向白領用戶群的擴張并不理想。人人網目前有1億多活躍用戶,雖然號稱年輕白領用戶在不斷增長,但其“大學生社區”的形象并沒有得到改觀。而校園市場的潛力已不像早期那么巨大。據測算,未來每年全國新入學的大學生都在600-700萬之間,即使這些用戶全部都能轉化為人人網的擁躉,這樣的用戶增長率顯然不能讓投資者滿意。上市之前,人人網就曾調低了用戶增長數字。
對于中國的社交游戲開發者來說,在人人網上開發應用獲得的收入實在微不足道。由于中國互聯網土壤非常貧瘠,就算人人網把第三方應用的收入全部分給開發者,他們也很難賺到錢。“我們都非常費力的話,那些小公司為什么應該第一天就賺很多錢?”陳一舟反問道。目前很多開發者都把人人網當作應用的試驗田,然后將游戲放到海外市場運營。
但是隨著騰訊開放戰略的逐步到位,對于國內開發者來說,他們看到了一個可以賺到錢的平臺。北京昆侖萬維科技有限公司在加入騰訊社區開放平臺后,旗下的“功夫英雄”、“超級職場”等多款游戲總注冊用戶數接近4000萬,月分成總額突破800萬元。
Facebook的成功源于其開放,人人網雖然做了中國最早的開放平臺,但實際上并不那么開放,除了人人網本身會和第三方應用開發者競爭之外,對一些潛在的廣告客戶他們還有“特殊照顧”。曾和人人網接觸的某公司曾希望在人人網上線自己的應用,但當人人網發現他們是“大客戶”之后,原本由BD對接的工作變成了和廣告銷售人員對接,對方要求其拿出40萬的廣告費用才允許其應用上線。
廣告收入是目前人人除游戲之外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主要廣告客戶都是品牌客戶。陳一舟表示,人人的廣告價值在于實名制,“在人人網上做垃圾廣告的成本是新浪微博的40倍”。但人人網主流學生用戶相對低端,一旦新浪微博上線廣告平臺,對人人網的廣告業務也會形成很大的沖擊。
但陳一舟并不算太著急。開心網用戶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微博和人人的定位也存在一定區隔。“人人網的用戶關系是平視,新浪是仰視;人人滿足工具需求,新浪滿足資訊需求。” 至于資本市場的增長和盈利壓力,陳一舟認為“過的去”就行,至少完成設定的目標沒有問題。
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保持節奏。儲備了大量資金彈藥后,人人的投入主要是糯米網的營銷和人人網的研發,但陳一舟吸取了Chinaren的教訓,燒錢并不兇狠。 “拉手砸的錢是我們10倍,營業額才是我們兩倍。其實我很矛盾,糯米是好業務,應該多砸錢,但是同行砸的那么猛,我一砸錢,一塊錢只能產生半毛錢的效果。所以我們保持在第一梯隊就行。”
陳一舟采取的是跟隨策略。他已經判斷出這是一場長期較量。巨頭們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還沒有完全發力,只要糯米能夠跑在團購第一陣營,針對后面有領先優勢,針對前面的幾家則有足夠的實力。“不是我跑不了,是我不想跑,跑第一太費精力,我留著精力跟后面的人跑,目標是5年、10年以后,我在第一陣營就可以了。”
變與不變
采訪中,陳一舟不時發出孩子般的大笑,雖然有些夸張卻讓人放松。
黃加陽第一次見到陳一舟還是在10年前,在Chinaren最火之前,他在Chinaren的第一次校園巡演中見到了陳一舟。“那個時候他特別像一個創業者,很有煽動力。”黃說。再次見到陳一舟就是千橡收購豌豆互動,陳一舟最明顯的變化是胖了很多,但同樣保持了平易近人的態度,“沒有很重的殺氣。”
談到近幾年的變化,陳一舟輕描淡寫的告訴《環球企業家》:“我覺得我本質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就是做的事情不一樣,但是本質沒變。做事情的思維方式、方法、原則都是類似的。”他甚至認為如果他把Chinaren一直做到現在,團隊不變的話,那么Chinaren一定也是現在人人網這個樣子的,肯定還是在做這個事情。
Chinaren的創業經歷可作為觀察陳一舟所有商業決定的注腳。做過門戶網站經歷的古永鏘和李善友離開搜狐之后都投身視頻,做視頻門戶;以前在中關村賣電腦的劉強東以3C產品起家做了京東;有過3721客戶端軟件經驗的周鴻祎沒有做成社區搜索但做成了另一款客戶端軟件360安全衛士。陳一舟認為自己也正是做過Chinaren,所以才了解社區產品的發展規律。
在尋找方向過程中跌倒過后,如今的陳一舟更理解“堅持”的意義。從2006年決心撲在校內網到人人上市,他做過的最重要的決定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都堅持。“我們經過過去這么多年,現在還是求穩,然后在自己業務本身,內部成長很好的時候,少折騰外面的事。”他?說。
尤其是與開心網的糾紛后,他越來越反思自己。“其實之前我們也犯過小錯,老覺得人家火了的東西會想效仿,但是每次離開自己最優勢的東西,跟著市場去參熱鬧的話,就會慘敗而歸,或者碰一鼻子灰,最后還得回來。還是自己的東西好,就是慢慢做?唄。”
相比其他互聯網大佬,陳一舟要低調許多,他盡量避免和人沖突,也不希望自己被稱為“大佬”。2010年騰訊和360 大戰期間,陳一舟甚至在微博上說自己想要退出這個行業,雖然有煽情的成分,但一位曾經在奇虎360工作的人人員工說:“這種事情(指騰訊和奇虎360的沖突)陳一舟肯定做不出來。”
人人有一條公司管理哲學叫“超級真實主義”,就是對事和對人的判斷必須根據客觀事實而非個人喜好。過去一年多人人發生最大的變化就是堅持超級真實主義,通過一些很好的思維方式和檢驗標能夠強迫管理層在對事和對人的判斷上不斷提高。
“過去一年左右我們認識到工作有足夠的發展潛質,我們做的事情足夠大,能夠撐起非常大的公司,加上我們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有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事業,已經在我們這里做著。于是接下來就要培養強大的團隊,可以不斷自我成長,不斷做下去。這是下了很多功夫,以前沒有做的。”陳一舟說,“也不是以前不想做,打游擊隊沒時間給你延安整風,沒地方讓你待著,打完一仗鬼子就來了。表面上有很多變化,但實際上這個事情五年以前有條件的話也會做,我們只是在做我們經歷里面應該做的事情。”
在陳一舟看來,上市也不過是一次經歷,其實上市不上市并沒有任何區別。“沒變化,上市之前我就知道不會變,上市之后我更沒變化,實質就那么回事。”他說,“但有時是要慶祝一下,跟自己一起奮斗的那幫兄弟們。”
陳一舟稱人人的員工為“兄弟”,他希望自己能更有親和力也更平民化,而人人的員工也不覺得他是一個嚴厲的老板。他穿著非常隨意,喜歡穿大褲衩和拖鞋來緩解壓力,這也為他在員工中贏得了一定的口碑。采訪當天,他穿著一件白色休閑襯衫,寬松的牛仔褲和一雙Crocs拖鞋,攝影師都沒想到他上班會穿的如此隨意。作為對比的是,和他同一間辦公室的人人運營副總裁劉健穿著一套西裝。
有意思的是,雖然人人是社交網站,陳一舟卻堅稱自己是一個宅男。他已經差不多一個季度都沒有外出吃午飯,全部在辦公室里解決,在圈內也沒有特別好的朋友,業余愛好就是看書,休假時可以一直在海邊一個人看書。“我覺得社交會使人浮躁,特別是你跟聰明的人在一起,這個行業里聰明的人太多,他們會讓你思維跳躍,他們會關注一些你平時關注不到的事情。我們好奇心比較重,就被忽悠進去了,回來研究也要好幾個月。后來還是不要知道好了,我們的事挺好的,關注別人干嘛。”他說。
陳一舟更愿意將他的事業比喻成牌局。曾經手中抓到一把亂牌,但打到現在又換來一手好牌。“我們永遠不會被清場,我手上永遠有錢,永遠有隊伍,永遠有好牌。我不會被清場,有倒霉的時候,用虧錢的時候,但不會被清場。那些跑的快的、不夠謹慎的同志們逐漸會退出去,但我們會堅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