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濟南市政府和韓都衣舍電商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匯藍海互聯網品牌孵化基地開園儀式在高新區鑫盛大廈舉行。這也標志著韓都衣舍智匯藍海的“互聯網+”戰略在北方地區全面展開,同時也為濟南打造“互聯網品牌之都”翻開新篇章。
用3-5年孵化100余家互聯網品牌企業
為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6年1月8日,依托濟南市政府背書,由韓都衣舍電商集團傾力打造的“智匯藍海互聯網品牌孵化基地”揭牌成立,旨在以商業智能為依托、以大數據為驅動,建設專注于互聯網品牌創新創業的新型孵化器。智匯藍海打算用3-5年時間,爭取孵化、助推50-150家互聯網品牌企業。
韓都衣舍電商集團董事長趙迎光解釋說,智匯藍海孵化基地將充分利用韓都衣舍電商集團7大系統資源(品牌創意及設計系統、IT系統、客服系統、營銷系統、中央儲運系統、柔性供應鏈系統以及專業集成服務系統),同時整合外部優質的投資、咨詢、培訓等資源,打造北方地區互聯網產業集群,為山東乃至全國貢獻一批一流的互聯網品牌。
濟南市商務局副巡視員康廣民告訴齊魯網記者,智匯藍海是貫徹有關政策要求,并與各相關政府部門高度配合的全新“創業服務業”型基地;也是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工作重點中的強調內容,即“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非常期待基地能夠引領帶動濟南市“雙創”產業發展、助推濟南成為“互聯網品牌之都”。
劍指“濟南——互聯網品牌之都”“3H”或將亮相湖畔大學
智匯藍海孵化基地董事長胡近東介紹,智匯藍海致力于以創新的思維打造“生態化賦能型”新一代孵化器,為中國摸索一條“創業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
胡近東告訴齊魯網記者,智匯藍海孵化基地具有全面導入韓都衣舍互聯網運營能力和資源系統;打造孵化基地完善的生態系統;從互聯網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出發,設置“韓都衣舍智匯藍海商業智能中心”;從服務市場、鏈接粉絲的角度出發,打造統一的“客戶服務中心”,同時儲運、攝影、韓都傳媒等對基地企業開放;以互聯網思維創新孵化方式,試水“場內孵化+場外孵化”模式,摸索“云孵化”以及打造“藍鯨會”,構建孵化器的智庫機構等六大新特點。
胡近東介紹,孵化方式探索場內場外兩種模式,依托但不局限于目前5層樓的孵化空間,通過培訓、社群、路演、資本、大賽、論壇等模式組合,把孵化能力與全市、全省、全國創業企業鏈接、通過能力輸出、生態吸引在省外建立鏈接點。“目前在深圳、廣州都建立了分支,正探索在成都建立,實現濟南成為互聯網品牌的運營中心和基地的戰略目標”。
胡近東表示,在互聯網+和“雙創”的大背景下,智匯藍海依托政府支持、企業專業化運作的新模式,致力于打造中國獨具特色的新一代孵化器;他還透露,智匯藍海將致力于打造全新“創業服務業”,實現孵化器本身的上市發展。
胡近東介紹,藍鯨會首先吸引濟南、山東互聯網大咖的創始人參加,然后覆蓋全國。“目前,藍鯨會已經有全國40多位品牌大咖、高校專家、平臺高層參與。藍鯨會支撐的互聯網品牌論壇——藍鯨論壇也已經開始舉辦。我們的目的是打造‘濟南——互聯網品牌之都’的影響力”。
談到互聯網品牌的打造,胡近東分析說,BAT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騰訊公司(Tencent)三大巨頭首字母縮寫,韓都將打造一個互聯網轉型和探索生態的3H(海爾、紅領、韓都)。“本月底,湖畔大學會將走進青島,3H已作為授課方受邀參加,這或許意味著3H的公開第一次亮相,也意味著更深遠的意義”。
已入駐創業團隊近200人,涉教育、餐飲、化工、醫療等多領域
智匯藍海孵化基地總經理賈鵬介紹,智匯藍海孵化基地位于濟南市高新區新濼大街1299號鑫盛大廈22-24層,總面積近6000平米,孵化基地內包括大中小型會議室25個,其中包括可做項目路演、沙龍、論壇,創業大賽的多功能會議廳,以及各種小型洽談會議區。孵化基地每層設有咖啡吧,休閑區,寬帶網絡,辦公家具、打印室等基礎辦公設備。
目前,首批入駐智匯藍海孵化基地的項目涵蓋教育、餐飲、化工、醫療等多個領域,創業團隊近200人。“智匯藍海孵化基地未來將依托內外部資源優勢,吸引各類O2O項目、藝術創意、互聯網跨境電商、互聯網金融等創業項目著力布局”,賈鵬說。
賈鵬表示,智匯藍海孵化基地的成立就是要幫助創業企業和創業團隊解決創業路上經驗不足、資金不足、人員管理不善、技術壁壘等多個痛點、難點,為創業企業提供免費的物理空間,軟硬件技術支持、搭建連接資本的橋梁、提供定制培訓、路演指導等多項服務,幫助創業企業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狀態獲取資本青睞,進而加快企業的成長,使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