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淘寶平臺起家、主要銷售渠道也在網上的品牌被業內稱為淘品牌。近一段時間以來,淘品牌們或扎堆沖擊上市,或布局線下店,或全渠道布局,或舉辦品牌時裝秀,去“淘”動作頻頻。
但大浪淘沙,真正想在電商平臺上嶄露頭角并不容易,設計師首先需要適應電商的規則。陳聞曾嘗試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杭州一家集成店通過官網渠道銷售,但由于流量、實物體驗等原因,他并沒有靠這個賺到錢。在他看來,電商對設計資源的重視是件好事,給國內設計師提供了另一個接觸市場的渠道,但目前看難度還比較大。
以中國的本土品牌為代表,李寧、七匹狼、雅戈爾、GXG等,核心商業模式是以品類調性切割市場,專注某一細分市場或細分品類,采取品牌轟炸式的推廣方式,塑造品牌影響力;供應鏈模式上大都采取期貨制模式,生產環節OEM或自有工廠;渠道策略方面,采取品牌自營+經銷商加盟的模式,一般有上千家店鋪,但店鋪面積不大,以中小面積為主。
在服裝行業待過的人都知道,這整個市場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如果固守以前的發展模式,不尋求新的出路,遲早會被淘汰。而事實證明,已經有許多經營多年的商家因新模式的誕生而離開這個行業。所以今天衣聯網小編要為廣大服裝商家分析這個市場的前景,讓大家做出正確的決策。
紡織服裝業是最早“觸網”的傳統行業之一。當前,在“互聯網+”戰略下,紡織行業的“互聯網+”行動也正在升級換代,從單純的銷售轉向生產、設計、制造、渠道、銷售、管理、服務等,打造“互聯網+”時代的全產業鏈新優勢。
凡客一筆一劃的再學雷軍的七字真言“專注、極致、口碑、快”,而小米在不停的品類擴張,似乎看到了曾經輝煌時刻的凡客的影子,那么究竟是凡客會再續小米的神話,還是小米重蹈凡客的覆轍?
工作服是服裝行業一個分支,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有很多企業專業從事企業工作服和職業裝的生產銷售,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非常成功的品牌企業。
而對于那些成熟的公司來說,T恤還正在成為一種品牌升級的工具。優衣庫的成功經驗與美特斯邦威、凡客誠品正在進行中的商業實踐證明,將具有相對獨立氣質的T恤從其他的服裝品類中抽離出來
工作服消費時尚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種知識體系,衡量消費者“段位”的也不僅僅是單純的服裝本身,除了金錢的投入外,還包括時間、精力等在衣服上投入的成本。
網購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不僅讓百貨商覬覦已久,更讓真正生產服裝的品牌商加快了腳步。3月底,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美國老字號GAP,在同步引進了其在線商店后,又開始和國內最大的B2C網站淘寶網合作,“雙管齊下”搶占網購市場的份額。
資料顯示,每年全世界的T恤衫銷售量約為50億件,僅在美國銷售的T恤衫就達10億件。而根據法國最新的服裝銷售市場報告,T恤衫占據了法國服裝市場銷售總量的23.4%,居于首位。
面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與日趨成熟的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中小企業專注了電子商務的脈搏,就等于贏得了先機,跟不上電子商務的步伐,就等于給自己的企業埋下了巨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