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已是企業最為常用的營銷手段之一,而服飾類的廣告更是充斥于各類媒體,成為廣告大軍中的龐大一支。鋪天蓋地的服裝廣告,究竟要以怎樣的面貌怎樣才能使消費者眼前一亮,真正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呢?
2007年10月,本報市場調查中心針對品牌服裝消費者的廣告偏好,在北京大型商圈進行了一次市場調查。調查顯示,有50%的消費者認為一則優秀廣告吸引自己的地方在于內容創意。服裝品牌如果能 在廣告創意中標新立異、獨辟蹊徑,便會具有強大的心理突破效果。其鮮明的魅力也會觸發消費者濃烈的興趣,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觸動他們的消費神經。
同時,調查數據顯示有55%的消費者認為,目前的國內服裝廣告模式雷同,缺少創意;45%的消費者則認為有些服裝廣告宣傳手段單一,采取強行灌輸的方式使人不厭其煩;45%的消費者感覺一些廣告粗制濫造,似乎在嘲諷消費者的智商。調查還顯示,在購買產品后基本回憶不起來廣告內容的消費者達到總樣本的40%,能回憶七成以上廣告的消費者只占總樣本的15%。
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創意對廣告的重要性,也發映出目前國內的服裝廣告在創意方面的欠缺。
向創意要效益
國內服裝廣告大致可分成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屬于大多數企業都不做廣告,率先做廣告的那些企業很快就奪取了人們的眼球;第二階段則是大多數企業都有了做廣告的意識和行動,而一些企業嘗試著在廣告方式上進行創新,請明星做代言、加大廣告投放量、進行廣告媒介組合,也因此嘗到了甜頭;而到了第三階段也就是目前的情勢下,消費者不再輕易任廣告“忽悠”,一些司空見慣、毫無創意的廣告已很難再吸引他們的眼球,創意成為廣告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當然,有些企業主或許會說,廣告有沒有創意或者創意平淡點沒關系,大不了多投幾次,消費者不就記住了嗎?如果企業錢多得沒地方扔,當然可以這樣做。但眼下國內大多數服裝企業都是恨不得一分錢掰成了兩半花,想方設法找一條省錢辦同樣事的路子。另外,廣告轟炸會引起消費者的審美疲勞,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廣告一停,銷量立減,對品牌長遠的經營可謂有害無益。因此,增強廣告的創意性實際上就是在提升企業的投資效益。
談及廣告的創意,一些國外服裝品牌的廣告就值得一提。
意大利的貝納通服裝堪稱創意方面的“種子選手”,它所做的一切堪稱“驚世駭俗”,其大膽出位的廣告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以來,貝納通不斷推出以種族、國家等敏感話題的廣告創意,引起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與社會各界的極大爭議,廣告甚至遭到封殺。但貝納通一點都不在乎,其廣告影響因為爭議和封殺反而被加倍地放大,貝納通的影響力從而得以大幅提升。
美國DDB廣告公司1996年設計的一則“吉姆內褲”廣告,可謂頗具膽識,構思奇巧。畫面中5位站在中央著西裝革履、手捧高腳杯的男士,正與幾位靚女談笑風生,談笑間一只無形的手早已從他們的胯間掠過,筆挺的西服下突兀露出質地考究、顏色鮮艷的內衣,令觀賞者驚奇不已。僅僅撕破一層薄紙,就換來了令人難忘的視覺奇效,盡管吉姆內褲并非像其廣告主題所說:“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內衣”,但這則服裝廣告不能不說是經典之作。這則廣告也因此榮登1996年世界廣告創意榜首。
當然,在國內的環境下,這樣出位的廣告目前或許還難以讓消費者接受,但它們勇于打破服裝品牌常規,“創意不驚人死不休”的做法卻值得國內的服裝企業有所深思。而且不能否認,當前國內一些服裝企業推出的廣告品牌也頗具創意,一些廣告語甚至成為流行語。
國內服裝廣告的不足
雖說多數國內服裝企業已經注意到了創意對廣告的重要性,也涌現了不少頗具創意的廣告。但總體而言,國內服裝廣告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創意上模仿成風、表現乏力等等,服裝廣告要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塑造真正的國際服裝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內服裝廣告在追求創意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些誤區。
盲目玩個性。服裝品牌是需要些個性的。范思哲驚世駭俗的性感與華麗;阿瑪尼的優雅,不過分前衛,永遠在優雅與時尚之間完美地拿捏著平衡;圣·洛朗的色彩繽紛和浪漫高雅。在產品和品牌同質化的時代,只有風格、個性才能創造競爭優勢。
而在國內,有一些品牌雖然也在追求個性,但有時盲目的效仿最終卻適得其反。比如一些品牌就學習貝納通的廣告手法,利用具有爭議性的話題來賦予品牌以內涵,同時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其實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有的品牌一味不切實際模仿,畫虎不成反類犬,結果不但沒有起到廣告宣傳作用,反而引起消費者的反感。
事實上,貝納通雖然強調利用爭議性話題做廣告,比如針對艾滋、針對黑人和白人的種族融合等等主題,但它是站在正面的角度來進行表現的,從廣告創意中,消費者看到的是一個有正面主張的、倡導社會融合寬容的品牌形象。國外的廣告創意雖好,但未必都適合國內,況且一味的模仿,本身已無創意而言。而且在中國的社會文化氛圍中,對于類似貝納通此類出位的廣告創意,國內的消費者還很難接受。
缺乏文化內涵。服裝不只是物質消費,還是文化消費。牛仔服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是因為牛仔服背后有強大的美國西部牛仔文化,美國西部牛仔文化曾經風靡全美,至今仍是熒幕和文藝作品的永恒素材,牛仔們以他們陽剛、富有開拓性的性格征服了所有的人,牛仔服也以其堅實耐磨、穿著方便的特征贏得了廣大的消費者。而中國很多服裝品牌的廣告卻沒有很好地表達出文化內涵,比如一些休閑服品牌在廣告中標榜出“年輕、時尚、前衛”特色,但是,到底時尚前衛在哪里,卻說不出個所以然,這些都是缺乏文化內涵的表現。
事實上,中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服裝品牌無論是在品牌打造還是廣告宣傳上都是有很多文化因素可以挖掘的,比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就大有文章可做。
除了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表達自我之外,也可以從社會流行趨勢方面去挖掘服裝的文化內涵。比如:隨著國內“好男兒”、“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走紅,“男性消費”正初露端倪時,有國內男裝品牌就抓住了這一消費趨勢,適時推出了“時尚國粹”服裝,以梅花、印章、青花瓷、書法、山水、戲劇臉譜等中國最典型的國粹,應用到男裝的服飾設計中,并在廣告宣傳中力推“男人進入美麗時代”主題,倡導“美麗著裝”與“美麗生活方式”,以更具時尚品位訴求開始在新現代男人中引起共鳴。
產品訴求鉆牛角尖。所謂產品訴求鉆牛角尖,是指國內很多服裝品牌就產品而訴求產品,越做越小氣,越做越誤入歧途。很多服裝的廣告幾乎都是秀產品,從面料、款式到設計、做工的種種細節,被秀得淋漓盡致。
沒有任何差異化的產品賣點訴求,是不能打動消費者的,但服裝在面料、款式或者做工上的某個細節的優勢,已經不足以挑起消費者的購買欲。而消費者對新的服裝產品品類的訴求,或許是企業需要更多強調的。
明星代言存在的問題
如今,國內許多服裝企業習慣在廣告中使用明星代言。大多數企業簽約形象代言人的目的,是希望在短期內能擴大明星所代言產品的知名度,提高服裝銷量。雖然明星廣告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明星自身特質是否與品牌相符、明星的影響人群是否與品牌的目標消費群相符,都對推廣品牌和提升銷量具有極大的影響。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服裝品牌代言人中存在以下幾大問題。
代言人形象與品牌不符。當一個明星已經在受眾中形成自身鮮明的形象定位,那么產品就應該借其定位形象來發展深化自身的品牌形象。而中國部分服裝品牌的問題上,往往只是重名氣而輕形象。有時代言人的形象氣質并不符合品牌的理念。
代言人的價值挖掘不足。企業請代言人總是要花費巨資,但是在代言人的價值挖掘上卻總是有點不足。很多服裝企業眼中的代言人作用就是拍POP廣告、產品畫冊、以及出席新聞發布會,沒有充分挖掘代言人的價值。當然,也有品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有一品牌請了一明星作代言人,在代言合同期內,該品牌與產品除了在POP廣告、產品畫冊上可以看見代言人外,該代言人的一些影視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也出現有代言人穿著該品牌服飾的形象,這樣就產生了更多的新聞價值與品牌傳播效應。
代言廣告表現雷同。服裝廣告表現雷同,沒有特色,廣告中主次位置顛倒,某些廣告成了明星的宣傳片,或則廣告表現蒼白無力,沒有任何吸引力。好的廣告創意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廣告的效應,達到傳播的目的。
專家同時指出服裝廣告代言人呈現出了新的趨勢。
代言人領域多元化趨勢。服裝品牌的代言人在未來將不僅局限于影視娛樂體育界,漸漸將會鋪廣到一些其他行業的名人。目前廣告代言人大多為娛樂界的人物,雖然他們的形象良好,受眾多,但是,他們的受眾往往局限于某一年齡段,很多品牌并不是這些娛樂明星能夠詮釋完全的。其他領域的名人正成為企業選擇的新目標。
服裝品牌多代言人趨勢。品牌多代言能夠為服裝品牌的代言制造良好的聲勢,也可以拓廣服裝接受的受眾的廣度。同時也因為一個代言人往往很難詮釋服裝品牌全部的個性,品牌的多代言無疑可以讓品牌理念的傳達更為全面、準確、到位。
國際化趨勢。隨著中國的入世,與世界經濟接軌,服飾穿著必然需要國際化,服裝行業品牌代言的國際化趨勢也是大勢所趨,品牌代言人的國際化使得服裝有了國際化的感覺。服裝品牌代言的國際化不但提升了品牌本身的品位,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打開了國際市場。
另類代言人指的是非真人代言,主要包括:卡通代言人、虛擬代言人。在服裝領域,最容易出現另類代言人的是童裝部分。現在很多童裝利用卡通作為商標品牌。但是利用其代言的還在少數,而另類代言的好處在于費用少、品牌個性易于樹立、又被少年兒童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