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我與智囊人物戴維特阿布夏先生,創辦了阿布夏稻盛領導力培訓機構。我們抱有危機感,認為不管什么集團,領導人決定組織的盛衰,領導人資質對組織具有巨大的影響,缺乏優秀資質的領袖人物,才是今天這個世界混亂的原因。
人類社會有各種各樣的組織,小至于公益性的志愿者團體,大至一個國家,在這樣的組織里,擔任領導的中心人物、核心人物,也就是被稱作領袖的人物。反觀歷史可以看到,人們的命運為集團領袖所左右,好的領袖可以使集團發展壯大,壞的領袖把集團帶向深淵。
有關領導人的資質,中國明代一位著名思想家提出的“深沉厚重”,為第一等資質,就是說具有厚重性格,并經常對事物進行深入思考,此乃領導人最重要的資質。同時明代一位著名思想家又說,聰明才辯為第三等才智,也就是說聰明能干、巧言辭令,不過是第三等資質。
不論是東方、西方,當今世界具備第三等才智的人被選拔為領導人,這種現象相當普遍。當然,這種人會干事,作為員工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們是否具備充當集團領導人的優秀人格呢?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認為,現在世界上許多社會之所以荒廢,根本原因就是很多集團的領導人只具備第三等資質。但是人的人格既不是與生俱來的,又不是永遠不變的。人格會隨時間變遷而變化,先天的人格或許因人而異,有的人生來人格就好,有的人不是。即使具備優秀人格的人,終其一生,要始終保持優秀的人格,確實極為困難。這是因為人的人格受環境影響,時時刻刻都可能向好的方向或向壞的方向變化。比如原來很勤奮,又很謙虛的人,一朝權力在手,就變得傲慢起來,變得面目全非。最后玷污了自己的晚節,這種事例不勝枚舉。另一種人,前半生與社會作對,但歷經風浪之后,以某事為契機,幡然悔悟,晚年變成具有優秀人格的人,這也是存在的。
既然是變化的,那么選拔領導人的基準,就不能以某一時點上他的人格如何作為判斷。所以,我們選擇領導人的時候,必須同樣考慮怎樣提升人格,怎樣才能維持高尚的人格。
現在,不論哪個國家,許多著名企業及其經營者,因為丑聞而倒閉或陷入困境,這類企業都是那些有卓越才能的經營者,通過非凡的努力建立起來的。但是,因為這些經營者的人格沒有提升,所以一旦功成名就之后,不知不覺中就放松了努力,不再拼命工作,只想自己一個人獨享經營成果,甚至不惜違規違法。因此,最重要的是領導人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努力維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華盛頓的政界、企業界的要人,對我的觀點表示認同。阿布夏先生說,美國自從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后,一直在繁榮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具備偉大人格的喬治華盛頓,當了美國的第一任總統。如果將巨大的權力授予人格不成熟的人,后果不堪設想。
企業經營也是一樣。在企業里,經營者被授予極大的權力,但是,這種權力的行使,應該是為了保護員工,為員工創造幸福。而不可以用來壓制員工,不可以用來滿足經營者個人的欲望。作為經營者,自己要率先垂范帶頭實踐這種哲學,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如果這樣做,企業就一定能發展,而且能夠長期持續繁榮昌盛。
我投身于工作,埋頭于經營,在實踐中反復思考究竟該怎么做,工作和經營才能順利開展。在這一過程中,終于領悟了有關工作和經營的理念、思維方式以及具體的方法模式,歸納起來就是哲學。這種哲學我不僅親身實踐,而且認真給員工講解。
將這種經營的哲學灌輸給員工,讓整個團隊共同擁有的時候,往往會遭遇抵制。有的人說,擁有什么思維方式?哲學,難道不是個人的自由嗎?但是,企業這樣一個集團,為了員工的幸福,需要確立一個遠大的目標,需要不斷發展成長,這就要求有正確的哲學,正確的思維方式,作為共同的標準。在此基礎上,來統一全體員工的方向,特別是領導眾多員工的公司高層,必須充分理解公司的思維方式,從內心與公司的哲學產生共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