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節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為表示相互尊重、敬意、友好而商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和交往程序,它涵蓋各種大型、正規場合隆重舉行的典禮和人們在社交流動中的禮貌禮儀。在服務性流動中,禮節的基本要求著重在以下幾方面:
一、儀態儀表禮儀
1、著裝 團隊流動要求隊員同一著裝,顯示良好的團隊精神。
2、站姿 抬頭,頸挺直,下頜微收,雙肩放松,兩腿并攏立直,腳尖分開呈“V”字狀。身體重量均勻分布在兩條腿上。雙手交搭貼于腹部,挺胸、收腹。給人以挺秀向上、莊嚴大方、精神抖擻的印象。
3、行姿 行走時行動應天然、輕巧、靈敏、穩健。上身樸重,眼平視,挺胸收腹立腰,重心前傾,雙肩平穩,不宜左顧右盼,左右扭捏。集體步履時,不得嘩笑打鬧。
4、坐姿 入坐時要輕穩,走到座位前,回身撤退退卻,輕穩坐下。女子裙裝入座時,應將裙向前收攏一下再坐下。腰背挺直,兩臂天然彎曲放在膝上,雙腿并攏。起立時,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站立。
二、見面禮節
1、握手 通常年長(尊)者先伸手后,另一方及時呼應。來訪時、主人先伸手以表示歡迎。告辭時,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相握。握手的力度以不握疼對方的手為限度。初次見面時,時間一般控制在3秒鐘內。
2、先容 先容時應把身份、地位較為低的一方先容給相對而言身份、地位較為尊貴的一方。先容時陳述的時間宜短不宜長,內容宜簡不宜繁。同時避免給任何一方厚此薄彼的感覺。
3、致意 表示問候之意。通常在各種場適用舉手、點頭、欠身、脫帽等方式向相識的人打招呼。
三、談話禮節
人際交往中應隨時留意使用禮貌用語,是談話中的基本要求。
1、問候 根據彼此的關系問候“您好!”、“你好”、“早上好”、“晚安”等,初次相識可說“您好,見到您很興奮”。
2、報歉 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應及時報歉“對不起,其實歉仄”、“真過意不去”、“真是失儀了”。或者是不經意打攪別人應說:“對不起,打攪了”、“對不起,打斷一下”等。
3、應答 “您不必客氣”、“不要緊,這是我應該做的”、“照顧不周,請多指正”。
4、慰問 “您辛勞了”、“讓您受累了”、“給你們添麻煩了
四、迎送接待禮節
1、接站 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要做好接站工作,把握客人到達的時間,保證提前迎候,接站時,預備迎客牌,并在客人到達時高舉,以便客人辨認。
2、會面 客人到達,應主動迎接,熱情打招呼。假如是長者或身體不太好的應上前挽扶,客人手中提有重物應主動接過來。
3、入室 陪客者應走在客人的左邊,或走在主陪職員和客人的身后,到達會客室門口,應打開門,讓客人提高前輩,并把客人先容給在場的有關職員。
4、送客 按照接待時的規格對等送別。離開時,應與客人熱情話別。
五、表情儀態
表情是人的思惟感情和內在情緒的外露。臉部則是人體中最能傳情達意的部位,可以表現出喜、怒、哀、樂、憂、思等各種復雜的思惟感情。應該運用好表情來傳達信息。
1、待人熱情誠懇,不獻媚討好,不擠眉弄眼,不卑不亢。
2、興致勃勃而不欣喜若狂,不大呼小叫、手舞足蹈。
3、表示厭惡時也不要傷別人的面子,避免臉色丟臉。
4、碰到煩惱、生氣之事,不忙于動怒悲傷,應控制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
5、冷若冰霜的表情相稱于拒人千里之外,應通過發自內心的關心和熱情來促成雙方的溝通與合作。
6、善于運用微笑,微笑能使人的關系融洽,矛盾緩解。
六、手勢儀態
手是體態語中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如:招手、揮手、擺手、握手等都表示不同的意義。人在緊張、高興、焦慮時,手都會有意無意的表現著。作為儀態的重要組成部門,手勢應該準確地使用。
1、談話時,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更不能手舞足蹈。傳達信息時,手應保持靜態,給人穩重之感。
2、拍拍打打、推推搡搡,撫摩對方或勾肩搭背,依偎在別人的身體上等形為,會讓別人反感,也是不符合禮節的行為。
3、不能用食指指點別人,更不要用姆指指自己。說到自己時,可以把手掌放在胸口上;說到別人時,一般應用掌心向上,手指并攏舒展開進行表示。
蹲姿
1、女士下蹲不要翹臀,上身直,略低頭,雙腿靠緊,曲膝下蹲,起身時應保持原樣,特別穿短裙下蹲時更不要翹臀。
2、對男士沒有像對女士那樣嚴格的要求,但也應留意動作的優雅。
七、遞接物品
1、盡量用雙手遞接物品,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2、遞尖利或有危險的物品,盡量把尖部、危險部位朝向自己,把安全的一面遞給他人
溫馨提示:拓吉凱是中國著名工作服廠,訂做工作服,定做工作服,工作服定做,定做作服,企業工作服,制服加工,定制服飾款式。款式時尚,精選面料,做工精細,提供Logo刺繡,印花,特體等特色服務,工作服廠家 直銷10套起訂" ,詳情可致電:400-678-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