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要把高爾夫產品做得是為了運動,而不僅是為了休閑消遣。
阿迪達斯在重新審視自己對高爾夫運動的態度。
“現在,我們將高爾夫定位為一種運動(而不僅僅是休閑),高爾夫運動員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運動員。”阿迪達斯高爾夫部門的全球市場總監MelissaZiegler說。
他透露,Adidas會中斷和創意公司Krastner&Partners3年的合作,未來將和VenablesBell&Partners合作開發高爾夫產品。
此前,阿迪達斯對高爾夫產品重視得不夠。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高爾夫產業陷入危機。2014年美國運動產品零售商Dick'sSportingGoods曾指出,高爾夫運動的退熱影響到了其銷售業績。
阿迪達斯以前不太重視高爾夫的另一個原因在于,高爾夫向來對年輕人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在發生改變,他們更情愿把錢花在電子游戲上,而不是訓練高爾夫課程。
“現在要想重新吸引或者留住45歲以下的高爾夫玩家,比任何時候都困難。”《經濟學人》寫道。
而最近幾年高爾夫產品又似乎有了新的增長動力。
美國富人正在回歸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球的高端課程都賣得不錯。年薪在10萬以上的人占了所有高爾夫玩家的45%,而在2005年,這個數字是40%。在美國市場,下滑的只是高爾夫較為低端的產品線。
現在美國是高爾夫的最大市場,全球一半的高爾夫課程和選手都在美國,2011年,這項運動為美國貢獻了大約700億美元。2013年約有2500萬美國人在玩高爾夫。
在中國,高爾夫運動現在變得越來越流行。高爾夫生意發展勢頭良好市場的還有捷克和德國。
對于生產高爾夫產品的體育用品商來說,高爾夫生意是一塊不能被忽略的蛋糕。
過去3年,阿迪達斯在北美市場的份額都在不停下滑。阿迪達斯曾是耐克最大的競爭對手,但現在UnderAmour后來居上超過了阿迪達斯,成為北美市場第二大運動品牌。
在高爾夫球生意上,UnderAmour似乎要比阿迪達斯更早開竅。要知道3年前,UnderAmour在高爾夫球運動上還籍籍無名。
2013年,UnderAmour請來了21歲的高爾夫球冠軍JordanSpieth代言,并在今年和美國高爾夫大師賽的冠軍JordanSpieth重新簽了一個為期10年的合同。
如夢初醒的阿迪達斯想要追上對手,可能并不那么容易。
再說,高爾夫真的只是一種休閑消遣嗎?它已是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