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鬧紛繁的A股上市公司“更名潮”中,開始有服飾公司加入進來。百圓褲業5月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由“山西百圓褲業連鎖經營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跨境通寶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全力發展跨境出口業務。同時決定將公司的經營范圍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網上貿易、電子產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進出口業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等。
服裝主業失意,資本市場得意
與有些上市公司名稱大變臉、業務還是舊模樣相比,百圓褲業改名既有點出人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單從業績看,自2014年年報把并購的環球易購業績部分合并進來,就已經看出服裝業務已經是有點靠邊站了。去年百圓褲業服裝業務營收約4億元,尚比不上環球易購11-12月兩個月的營收4.24億元。服裝營收自2011年以來持續下滑,而環球易購正處于快速成長期。這一來一去,服裝業務占比將越來越小。這種狀況從今年1季度業績就得以窺見,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5.76億元,同比增長586.26%,凈利潤2780.93萬元,同比增長1184.74%,公司把業績上漲原因歸全部結為環球易購營業收入增長較快所致。
與未見起色的服裝業務相比,百圓褲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則是另一番風光無限的景象,可稱為服裝A股中的“妖股”,和美股的唯品會上市逆襲有得一拼。自去年7月17宣布并購環球易購并復牌交易以來,百圓褲業股價開始呈現明顯的上揚趨勢,股價歷經多個漲停,從復牌開盤直接漲停的16.57元到宣布改名后的5月8日股價開盤漲停價74.25元,近十個月內百圓褲業股價漲幅高達348%,目前百圓褲業70多元的股價,已遠遠超過絕大多數服裝股,堪稱A股服裝第一高價股。
在這近一年時間里,百圓褲業在跨境電商方面頻頻發力,于年初分別入股深圳前海帕拓遜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廣州百倫貿易有限公司兩家跨境電商,而在改名前兩天,又宣布以自有資金出資9000萬元,通過增資方式投資深圳另一家跨境電商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服裝主業營收不到5億元的傳統服飾企業,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和轉型動作,以第一服裝高價股的姿態“華麗”轉身,不能不說是一個令人側目的現象。
資本熱潮下的快速轉身
雖說百圓褲業表現比較突出,但只是目前資本市場熱潮和行業調整轉型共同作用的一個縮影。粗略觀察8日漲停的其他幾支紡織服裝股,除了百圓褲業改名概念之外,江蘇三友和泰亞股份均涉及轉型重組概念,江蘇三友自今年3月16日發布重組公告擬耗資55.43億元收購美年大健康100%股權以來,股價大幅飆升,公司股價在4月23日漲至每股46.88元,相對于復牌前2014年9月30日每股9.83元低點計算,期間漲幅最高為376.9%,絲毫不遜色于百圓褲業,截止8日股價已漲至47.28元。
另一支服裝股泰亞股份4月16日晚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股權轉讓等一系列交易,從而實現上海愷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借殼上市。交易完成后,泰亞股份將由鞋企變身集平臺運營及產品研發為一體的互聯網游戲企業。自4月17日復牌至4月24日收盤,泰亞股份股價連續拉出6個一字漲停,較停牌前暴漲77.17%,截止8日股價漲停至49.50元。
至于百圓褲業,其高股價多少也受到A股市場“改名”光環的加成。今年以來A股公司改名成為更常見的現象,而據同花順統計,上市公司發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漲幅達10.07%,持股20天上漲概率達68.57%。照此趨勢,百圓褲業接下來的股價再漲的勢頭似不可避免。
在資本市場的“誘惑”下,在宏觀經濟轉為“新常態”緩行的時期,仍處于行業調整階段的服裝企業,開始利用資本市場更快速地調整和尋找新出口。這對于盤子相對較小、主營業績仍處于調整承壓階段下服裝企業來說,這樣的誘惑顯得更大,轉型步伐相對邁得更遠,轉身的速度更快。除了百圓褲業,凱撒股份4月30日發布公告稱,以自有資金5.4億元收購杭州幻文科技有限公司,本次收購完成后,凱撒股份將持有杭州幻文100%的股權,杭州幻文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自收購手游公司酷?;又螅瑒P撒股份繼續在游戲、互聯網方面下手,目前正在停牌籌劃另一樁資產重組事件。步森股份賣殼未果之后,引入新的大股東繼續籌備資產重組事件;朗姿股份今年動作頻繁,入股“明星衣櫥”,收購聯眾國際,增資若羽臣,更多地在女裝主業之外布局。這些公司目前均處于停牌狀態,準備亮出下一個動作。
觀察:熱潮和熱點背后的轉身與堅守
資本市場永遠是水漲船高,一時的風光無限和奪人眼球之后,未來的路如何走?或許資本市場需要更多的故事和概念,但上市的服裝企業,一般都有十幾二十幾年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的積累,或許這才是服裝企業追逐熱點和轉型改道的底氣所在。據了解,百圓褲業并未放棄其服裝主業,公司有關人員表示,百圓褲業在完成名字更替后,其旗下的服裝業務和跨境兩項業務還將同時運營,未來還將繼續開設實體門店。
百圓褲業成立于1995年,二十年的發展使其在全國各地開設了1300多家店,較為廣泛的渠道資源可視為百圓褲業未來在服裝主業上走出困境的基礎;凱撒股份也表示在皮草業務上繼續加碼,這正是掌門人出身所在。2014年陷入巨虧的步森股份表示,會加大定制業務,進軍校服業務,公司宣稱“在設計研發、供應鏈整合、渠道模式變革、零售運營,互聯網化,O2O等方面做出全面而系統的規劃與調整,努力提升公司業績”。
今年的資本市場熱鬧紛繁,概念不斷,但跳開一步看,服裝企業在資本市場上所作出的種種動作,所追逐的熱點,概未能跳出資本市場的“五指山”,改名,重組,投資金融、互聯網、大健康諸多新興產業,這些動作不僅僅是服裝企業的專屬,其他行業甚至做得更甚;百圓褲業股價高漲,君不見多支股票股價今年創下新高,而這些股票大多是中小盤股,今年的新股王全通教育和A股第一支400元股安碩信息均是不折不扣的小盤股。當這些概念和故事成為服裝企業資本市場的集體動作時,會不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同質化”?
資本市場永遠不缺熱點、概念和手段,這在中國現階段的資本市場上更是如此。毋庸置疑,資本市場給處于轉型調整、面臨復蘇提升業績壓力的眾多服裝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手段,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本結合自身家底和資源在行業內構筑更強更厚的“護城河”應是服裝企業關注的重點。當然,在商言商,出于股東最大化利益或者快速提高資產回報率目的,服裝企業或許會把故事繼續講下去,徹底轉身走上另外的道路,那又是另外一個選擇了。“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時尚服裝行業的榮光,屬于行業的堅守者和經營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