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3月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月份,前有美團與滴滴競逐打車和外賣領域,爭奪次級流量入口,今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王興開啟 “無限游戲”,程維“爾要戰,便戰”;后有順豐投資中保華安集團,發力高端和特殊市場,近日順豐XNike最潮工作服更是刷爆朋友圈,圈粉無數。那么順豐“黑色閃電”是為何物?請跟拓吉凱小編一探究竟~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上半年,優衣庫、ZARA、H&M等15大快時尚品牌共開店145家,與往年拓展速度相比,有逐漸放緩的趨勢。其中優衣庫開設門店31家,H&M開店24家,ZARA開店6家,而Gap僅新開業2家。
紅白配色、簡單輕便的款式,一度在好萊塢明星腳下成了全球“尖貨”……有89年歷史的民族品牌“回力”鞋昨天啟動品牌升級戰略,不僅推出經典款的中高端產品,還亮出了四款智能穿戴概念鞋。同時,啟動“終端直供平臺+電商平臺”的營銷新模式,全力打造新國貨品牌。
2016年已過去一半,服裝行業仍舊跌宕起伏。一大波舊品牌老化,新一波品牌興起;營收有喜有悲,開關店此漲彼伏;經歷了互聯網沖擊,也面臨著轉型升級改革。
過去的10多年來,品牌授權模式(LICENSEE)在中國服裝行業運用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然而,對這一模式真正實現核心掌控的案例卻寥寥無幾。
6月中旬對于服裝企業而言,是青黃不接的特殊時間點,因此在今年的6·18大促前,曾有電商平臺預計,服飾品類的銷售數據不會有太高的增幅。但實際上,數據顯示,Nike、歐時力、ZARA、優衣庫、Nike、Adidas、李寧等50個品牌,截至6月18日12:00,整體成交已超過去年天貓年中促全天成交。
中國對于休閑男裝的需求正不斷增長,促進了運動及基本款品牌的發展,但對于奢華男裝品牌來說,局面變得更加復雜。
如何讓中國人運動起來?這是體育產業的創業者正在直面的問題。事實上早在2010-2012的3年間,就已經有運動品牌利用O2O的手段,成功的推動了某項運動在中國發展,同時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營收上升。那就是以一己之力激發了整個中國跑步運動市場的NIKE!
在運動鞋服市場,長期以來都是耐克和阿迪達斯兩家獨大,但最近幾年,安德瑪(UnderArmour)以極其迅猛的姿態橫空出世,高速的發展,鮮明的專業性和科技化品牌個性,吸引了大量專業選手和運動愛好者簇擁。怎樣從一家小型企業,通過差異化策略發展壯大,最終實現與行業巨頭同臺競爭?看安德瑪如何做到這一切。
你可能還不知道,自2014年起,H&M就在它的紐約旗艦店推出了私人購物服務。
柳井正為自己立下了一個宏大的目標:2020年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要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制造和零售商。要實現這個目標,優衣庫要在海外市場更成功。
現在服裝批發市場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還有一定的客戶需要這種渠道來進貨,一方面受到網購沖擊,商家又很難維持相應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