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拓吉凱工作服論壇
發布時間: 2012/11/18 15:52:38
原文鏈接
[收藏]
現在,中國的服裝年產量大約是在600億,約有一半都是出口服裝,不少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在這場寒冬中依然實現了30%的利潤增長。
相對出口的市場,中國服裝類零售總額今年還是保持10%的增長。當所有人把目光投向中國市場的時候,也讓競爭變得異常激烈,然而品牌將會成為占據市場的重要利器,但是這非一時之力,成功的人并不多。
工作服、職業裝的品牌與其他服裝部一樣,它蘊涵復雜的文化以及流行趨勢,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成本與時間的。如果梧桐樹需要用金子來灌溉,而且未必一定能引來鳳凰,是這個意思。
該企業早在10多年前就一直在打造高端的品牌,此品牌曾進入王府井等商場,每年銷售額度在2000W左右,有著大量的投入以及強大的風險,很多工作服、職業裝企業寧愿過著為他人做嫁衣的代工出口生活,也不愿意自己試試品牌。
這種模式也一向是被認為風險很高。拓吉凱職業服飾董事長張興業談到,高額的收購未必可以實現其經濟價值,收購皮爾•卡丹不一定能迅速占有中國市場,收購品牌還不如自己創新,蘊涵中國文化的本土服裝品牌不僅容易抓住中國消費者的心理,中國的職業裝、工作服將會被更多的國家人民接受。
小編認為市場需求是多元化的,關鍵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