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龍網-重慶商報
發布時間: 2012/9/19 9:28:20
原文鏈接
[收藏]
前天凌晨,九龍坡區一環衛工人在打掃清潔時,被一輛飛馳而來的轎車撞倒。經記者調查,環衛工人被撞多發生在凌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環衛工人工作服上的反光條被磨損,不夠亮,沒有引起車輛的注意。記者得知,環衛工人每年發的工作服有限,勤洗衣服導致反光條被磨損。
反光條不夠亮
環衛工凌晨屢被車撞
5日清晨6時許,環衛工李明謹正在白市驛鎮政府門外大街上作業,一輛小轎車飛速駛來,將他撞倒。此時,同為環衛工的妹妹李德菊上去抓肇事車車門,也被甩下車后掛傷。
兄妹同受傷,此事引起環衛部門高度重視。沙區環衛部門統計,今年以來該區已有10人作業時受傷。九龍坡區九濱路、冶金路今年則發生兩起惡性撞死2名環衛工事件。大渡口區環衛處統計,2004年以來,該區環衛工被撞死2人、輕重傷10人。其中一個突出特點是:車禍大多發生在凌晨4點到6點間。
為何環衛工總是在凌晨被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環衛工普遍反映,工作服上的反光條亮度不夠是導致車禍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年發兩套
勤洗導致反光條被磨損
既然工作服上的反光條是為了保護環衛工人,引起車輛的注意,為什么會不夠亮呢?沙區環衛工吳女士介紹,他們的工作服一年發兩套。因長期在打掃清潔,很容易臟,兩三天就要洗一次。衣服洗的頻率很高,衣服上的反光條就很容易被洗爛,就達不到最開始的亮度了。
今年57歲的葛師傅,從事環衛工作已有8年時間。昨日下午4點30分,葛師傅正在自己負責的渝中區大坪九坑子路段清掃垃圾。記者看到,葛師傅胸口位置前后各有一道約5厘米寬的橫條。可上面原本印有的納米反光標志已變得模糊不清,兩條褲腿外側的反光標志也出現了類似情況。“都被洗掉了。”葛師傅稱,這套工作服已經穿了近兩年時間,由于工作時灰塵太大,每次下班回家都要脫下來清洗,時間長了,反光標志自然就會脫落。當記者問及是否知道反光條不清晰會對他們造成危險時,葛師傅說,平時沒怎么考慮這個問題,衣服沒爛就不想換新的。
對此,有網友建議將工作服上的反光條做成活動的,不要縫在衣服上,方便清洗前可以拆下來,這樣就避免了反光條的磨損。
衣服發幾套
各區環衛部門政策不一樣
據沙坪壩環衛所謝副主任介紹,每個區給環衛工人發衣服的件數沒有統一。他們每年給環衛工人發兩件工作服,另外對掃馬路的環衛工人發了兩套反光背心。目前他們沒有接到工人們對衣服反光條磨損影響亮度的反映。
上清寺環衛所工作人員則透露,他們每年都會發給環衛工人4套工作服,兩套冬裝,兩套夏裝。南岸區環衛處一周姓工作人員介紹,環衛工人的服裝是由每個街道辦事處負責,具體一年發幾套要看每個街道辦事處怎么發。
相關新聞
看清27條“魔鬼路段” 莫把環衛工撞了
華龍網訊(記者 徐庶)白市驛環衛工兄妹受傷暴安全隱憂。昨天,本報聯合環衛部門,通過實地踏勘,遴選出主城27條“魔鬼路段”,提醒各位駕駛員開車悠著點。
這27條環衛工極易被撞的“魔鬼路段”包括:
沙坪壩區9條:沙濱路(車速快)、站西路(車速快)、下土塆路(車速快、彎道)、龍泉路(車速快)、212國道(車速快)、楊公橋立交(彎道)、石新路(車多)、鳳中路(車多)、鳳鳴山(陡坡)。
九龍坡區7條:九濱路(道路直、車速快)、錦龍路(車速快)、創冠路(渣車多)、楊家坪環道(車多)、黃桷坪(彎道)、龍泉路(車速快)、西郊路(車多)。
大渡口區5條:袁茄路(車速快)、春暉路(隧道)、松青路(車多)、西城大道(車速快)、文體路(車多)。
渝北區6條:漢渝路(車多、路陡)、濱港路(道路窄)、錦湖路(車多)、北湖路(車多)、凱歌路(車多)、210國道-雙鳳橋末端(高速出口)。
為了確保環衛工的工作安全,市環衛局管理科科長黃彥也表示,市環衛局目前正著手制定一本“魔鬼地圖”,將全市各區縣的事故易發段全部搜集匯總,提醒廣大駕駛員和環衛工,給環衛工一個安全的清掃環境。本報熱線966965歡迎廣大市民都來提供危險路段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