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民網
發布時間: 2012/9/8 9:55:13
原文鏈接
[收藏]
本報記者走進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體驗酷暑中的清潔工工作通訊員 汪駿 史盈楠 李選 本報記者 章高航/文 胡元勇/攝
在50℃高溫炙烤下和垃圾相伴6小時
本報記者走進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體驗酷暑中的清潔工工作
通訊員 汪駿 史盈楠 李選
本報記者 章高航/文 胡元勇/攝
這幾天,就算赤膊站在杭城的大街上,也會被烈日曬得頭暈眼花。那么,如果讓你套上5斤重的工作服,再穿一雙七八斤重的鋼底長筒靴,而且近在咫尺,就是一座座臭氣熏天的垃圾山,是不是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而在我們身邊,就有這么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要這樣全副武裝,在垃圾山邊上工作6個小時。
昨天,記者走進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做了一回垃圾清潔工,體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酷熱難耐。
5斤的衣服、8斤的長筒靴
這是垃圾填埋場的“工作服”
昨天中午1點,我跟著一輛清潔直運車開進位于半山的天子嶺填埋場,這里集中著杭州60%的生活垃圾,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垃圾山。
我跟著清潔工諸師傅進了垃圾填埋庫區。進填埋場前,必須換上一套特制的“工作服”:5斤重的勞保衣服,七八斤重的長筒靴。藍色的工作服不僅是長袖,還是厚料子。
看到我驚訝的表情,諸師傅笑著解釋,穿長袖是為了保護皮膚。皮膚完全暴露在烈日下很容易曬傷,清潔工的工作量又很大,穿長袖可以避免垃圾或者污水直接接觸皮膚,還有服裝、鞋子必須要耐磨。
我咬咬牙,開始換衣服。不過在換鞋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腳底灌鉛的感覺,這鞋子不是一般的重。
諸師傅說,這雙長筒靴鞋底嵌進了鋼板,而且橡膠也特別厚,主要是為了防止擠壓。萬一有大塊垃圾在操作中壓到腳,或者是有尖銳的東西刺進去,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因為現場實在很臭,我不得不再戴上一個厚厚的口罩。還沒開始干活,就已經汗流浹背了。
通往填埋場的路上鋪了鋼板,清潔直運車從鋼板上開過時,諸師傅一再提醒我要注意腳下,不要踩到兩塊鋼板的細縫,否則會卡到腳。
現場溫度超過50℃!汗流浹背還不能擦
垃圾填埋庫區有一個鋼板鋪成的平臺,車子開到平臺上停穩后,開始往兩邊倒垃圾。
垃圾倒完后,推土機進行斜坡作業,把垃圾壓實,把垃圾中的水分擠出來。垃圾一定要堆成一個坡度,這樣污水才會在重力下往下排到污水廠,現場有4輛推土機在工作。
我和諸師傅的任務,就是把清潔直運車在卸垃圾過程中漏下的少量垃圾全部鏟到垃圾山上,方便填埋。
看過程似乎很簡單,我自認為平時經常鍛煉,體力還可以,輕松地從諸師傅手中接過了一把鐵鍬,開始幫著鏟垃圾。
沒想到,剛鏟了半小時左右,雙手就開始酸軟,鐵鍬再也拎不起來了。汗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手套和衣服都很臟,連擦都不能擦,只能任由汗水在全身肆意流淌。
我用隨身攜帶的溫度計測了一下,現場溫度竟然超過了50℃!
看到我實在有些力不從心,諸師傅勸我休息一下,自己又走向另一邊繼續鏟。
諸師傅告訴我,一般鏟一個小時,可以去陰涼處休息一個小時。但如果垃圾量大,休息的時間會短一些。
“一休息就要喝滿滿一大杯水,一天下來起碼要喝掉兩大瓶水。”諸師傅說。
脫下工作服的一剎那仿佛走進了空調房
在高溫和臭氣下“捱”了一小時,終于等到了“放風”的時間。
放下鐵鍬,松了松工作服,我感覺喉嚨直冒火,就像跑了3000米。走到路邊“咕咚咕咚”一口氣猛灌了三瓶礦泉水,才緩過神來,看得旁邊的諸師傅都傻眼了。
我和攝影記者坐了一會后,還是感覺惡心頭暈,趕緊喝了藿香正氣水,但還是有中暑的感覺。
厚重的工作服已經牢牢地粘在了身上,就在脫下的一剎那,仿佛走進了空調房,盡管休息房的溫度也有40多℃,而且只有一把電扇。
因為昨天垃圾比較多,諸師傅只休息了半小時,又出去開工了。
望著諸師傅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敬佩和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正是他們流淌不止的汗水,才換來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