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拓吉凱工作服論壇
發布時間: 2012/4/14 15:15:44
原文鏈接
[收藏]
20世紀50年代,做工作服成了休閑服的標志,進入社會各階層。年輕的模特格蕾絲·凱麗穿起了折邊式牛仔服。這是專門根據女性的形體而做的一種新式設計。此時,不管是假小子還是窈窕淑女,人人都穿工程服。沒有人能阻止住來自50年代美國的魅力!
但在巴黎,保守的端莊派仍在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穿著。在50年代的訂做工服中,絕對沒有褲裝!當時在城市里穿褲子仍然被視為衣著不端。
但一種新的訂做工作服,開始進入沙灘,這就是卡普里褲。這種褲子比30年代的沙灘褲更苗條,更貼身,它和芭蕾舞鞋搭配穿著。不久街頭就可以看到有人穿卡普里褲了。
女性穿褲子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且需求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到1965年,褲子的產量超過了裙子。1966年,褲子甚至成了設計師的設計對象。伊夫·圣洛朗設計出了女式塔西多禮服,并且為女性的另一種經典服裝--長褲套裝奠定了基礎。
褲子成了婦女解放和舒適的最重要象征。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讓·保羅·戈爾捷說,褲子隨著你的腳步往前走。裙子有自己的生命力,但褲子的生命力在穿著者身上!經過一個十年的抗爭之后,70年代,褲子進入各個社會階層和各種場合。
褲子的樣式也經歷了種種變化:喇叭褲,緊身低腰褲,傳統褲等等。它動搖了傳統的男性服裝,進入了爭奇斗艷的女性時裝之列。就連牛仔褲這種起皺褪色服裝,也被裝飾、放長、整燙或沖模,以便適應時裝潮流的變化。